集裝箱運價較去年同期已腰斬
集裝箱運價繼續(xù)大幅走跌。美西、歐地航線運價、貨量和市場需求均繼續(xù)大幅下行。最新一期世界4大集裝箱運價指數仍大幅下滑。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2312.65點,較上周下跌249.47.點,周跌幅達9.7%,已連續(xù)14周下跌。較去年同期下跌50%。
德路里的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已連續(xù)29周下降,最新一期跌幅擴大至達8%,至4941.91美元/FEU。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FBX)全球綜合指數為4653美元/FEU,周跌4%;
寧波航運交易所的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收于1762.8點,較上周下跌7.8%。
SCFI最新一期(9.16)主要航線運價繼續(xù)全數走跌:
北美航線:通脹水平繼續(xù)處于歷史高位,美聯(lián)儲繼續(xù)大幅緊縮,進一步加大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運輸需求表現(xiàn)低迷,供需基本面繼續(xù)疲軟,市場運價繼續(xù)下行。
美西運價從上周3484美元下滑至3050/FEU,周跌434美元,大跌12.5%;
美東運價上周7767美元大幅下滑至7176/FEU美元,周跌591美元,下跌7.6%;
歐洲航線:歐元區(qū)經濟景氣指數繼續(xù)下跌,地緣政治風險較高,加之通脹水平高企,未來經濟面臨多重風險的考驗。運輸市場表現(xiàn)繼續(xù)不佳,運價持續(xù)走低。
歐洲基本港運價3545美元/TEU,周跌332美元,下跌8.6%;
地中海航線運價為3777美元/TEU,周跌445美元,下跌10.5%;
波斯灣航線: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下跌,運價為1232美元/TEU,周跌249美元,下跌16.8%。
澳新航線:運價為2262美元/TEU,周跌227美元,下跌9.1%。
南美航線:連續(xù)8周回落,運價6342美元/TEU,周跌841美元,跌幅11.7%。
其中,美西、波斯灣、地中海、南美航線跌幅較大,周跌分別達12.5%、16.8%、10.5%與11.7%。
國慶假期前的跨太平洋東行航線不確定是否仍會出現(xiàn)托運人需求和貨量高峰,F(xiàn)AK運價持續(xù)疲軟,疏港費屢見不鮮。9月和10月市場中仍有多航次空班,承運商減少港口掛靠的貨輪總數,特別是在美東和墨西哥灣地區(qū)。
加拿大西海岸溫哥華港、魯伯特王子港堆場接近滿負荷,溫哥華港貨輪停泊發(fā)生延遲(等待總數量18艘,相比前一周增加3艘)。港口和內陸點多式聯(lián)運擁堵情況相比前一周沒有變化,但相比夏季最嚴重時期總體有所好轉。
歐洲航線方面,需求和價格持續(xù)下行,第三季度未出現(xiàn)高峰季,也沒有回升跡象。國慶假期前估計也不會出現(xiàn)貨物托運量激增。艙位充裕但航次表可靠性較低,影響因素包括大量空航、貨輪航次推遲以及跳港。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FBX)全球綜合指數為4653美元/FEU,周跌4%;
美西大幅下跌9%至3942美元/FEU;
美東下跌2%至8542美元/FEU;
地中海下跌5%至8241美元/FEU。
北歐下跌3%至7632美元/FEU。
在持續(xù)的通貨膨脹和美聯(lián)儲通過加息來遏制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美國零售聯(lián)合會(NRF)預計,在2022年剩余時間里,美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進口將低于去年的水平。
根據波羅的海運價指數(FBX)的數據,從東亞和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表示,航運公司再次取消大量跨太平洋航次以減少運力,并為運價提供支撐。運價的快速下降已將即期運價推低至合同費率以下,這導致進口商嘗試與承運人重新談判海運合同。
NRF的最新數據顯示,自5月以來,進口量逐月下降。但即使需求放緩,預計第四季度的進口量仍將高于2019年同期,2022年的進口總量可能比2021年增長1.2%,并創(chuàng)下新的年度紀錄。
美東的運費也有所下降,但沒有那么明顯,主要是由于托運人將更多的貨物從西海岸港口轉移到墨西哥灣和美國東海岸港口。這減少了西海岸的擁堵,但增加了墨西哥灣和美東港口的擁堵。此外,加拿大鐵路堆場擁堵,美國情況與此前相同,美東仍面臨較嚴重的延遲和擁堵問題。
德路里的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已連續(xù)29周下降,最新WCI綜合指數繼續(xù)擴大跌幅,大幅下跌8%,至4941.91美元/FEU,較去年同期下跌52%。
上海-洛杉磯的運費下降11%即530美元至4252美元/FEU。
上海-紐約的運價下跌5%即480美元至8477美元/FEU。
上海-鹿特丹的現(xiàn)貨運價下跌10%即764美元至6671美元/FEU。
上海-熱那亞的運價下跌7%即531美元至7353美元/FEU。
德魯里預計運價在未來幾周內將繼續(xù)下降。
中國至歐洲和地中海航線,9月整體出口貨量持續(xù)低迷,供需缺口的不斷擴大導致FAK運價迅速大幅下跌并對長期合約運價造成嚴重沖擊;預計四季度的貨量會進一步走低。
歐洲主要港口仍然擁堵但略有好轉,目前擁堵最嚴重的港口是漢堡港和鹿特丹港,由于系統(tǒng)性延遲引發(fā)空航和跳港。歐洲航線停航運力約占總體運力的23%,地中海航線停航運力約占總體運力的20%。鑒于此各大船公司祭出9月末及整個10月增加空班計劃。
最新一期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收于1762.8點,較上周下跌7.8%。21條航線中有1條航線運價指數上漲,20條航線運價指數下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qū)主要港口中,4個港口運價指數上漲,12個港口運價指數下跌。
歐地航線:市場處于運力供給過剩狀態(tài),航線運價維持下跌走勢。歐洲航線較上周下跌6.3%;地東航線較上周均下跌1.6%。地西航線較上周均下跌6.2%。
北美航線:運輸需求未見起色,即期市場訂艙價格持續(xù)下跌。其中,美西航線運價已不足3000美元/FEU。美東航線較上周下跌8.0%;美西航線較上周下跌9.8%。
中東航線:市場貨運需求缺口較大,即期市場訂艙價格持續(xù)下跌,且跌幅較大。中東航線繼上期下跌25.6%后,本期下跌15.3%。
此外,本周以下航線市場波動較大:
南美西航線:航線貨運需求短缺,價格競爭激烈,運價跌幅擴大。較上周下跌25.7%。
上一篇:大手筆!這家新加坡航運巨頭一周內收購兩家Top100集裝箱班輪公司! | 下一篇:各船型強勁!BDI上漲11%,升至一個半月高點 |